第六屆物聯(lián)網、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國際會議(IoTAAI 2024)將于2024年07月26-28日在中國·廣州召開。會議旨在拓展國際科技學術交流渠道,搭建學術資源共享平臺,促進全球范圍內的科技創(chuàng)新,提升中外學術合作。會議還鼓勵不同領域研究前沿的信息交流,連接國內外最先進的學術資源,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產業(yè)解決方案,匯聚人才、技術和資本,推動發(fā)展。
IoTAAI 2023已見刊檢索,見刊鏈接,見刊截圖,檢索截圖
IoTAAI 2024已成功上線至校學院官網 ;上線至中國學術會議在線
IoTAAI 2024已成功簽約IEEE出版(ISBN: 979-8-3503-8697-4),正在征稿中,歡迎投稿&參會!
聯(lián)合主辦: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廣東省計算機學會(GDCA)、廣東工業(yè)大學
承辦單位: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自動化學院、廣東工業(yè)大學計算機學院、廣東省計算機學會物聯(lián)網與網絡專委會
協(xié)辦單位:廣東省艾思信息化學術交流研究院、AEIC學術交流中心、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第六屆物聯(lián)網、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國際學術會議(IoTAAI 2024)
2024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et of Things, Autom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4年7月26-28日,中國·廣州(具體地點會前公布)
截稿時間:以官網信息為準
收錄檢索:IEEE Xplore, EI Compendex,Scopus
往屆檢索信息如下
往屆會議 |
會議時間 |
見刊時間 |
檢索時間 |
IoTAAI 2023(ACM出版,會后5個月左右檢索) |
2023/12/15-12/17 |
2024/05/06 |
2024/05/28 |
IoTAAI 2022(合并IIP2022,IEEE CPS出版) |
2022/12/02-12/04 |
2023/01/31 |
2023/07/24 |
IoTAAI 2021(IEEE出版,跟主會IAECST一起遞交出版) |
2021/12/10-12/12 |
2022/02/08 |
2022/04/13 |
*現(xiàn)場可領取會議資料(如紀念品、參會證書等),領取投稿/參會優(yōu)惠!

大會組委
· 大會主席 |
陳俊龍教授,華南理工大學,歐洲科學院院士,IEEE Fellow,琶洲實驗室副主任 |
戴青云教授,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校長 |
· 出版主席 |
荊延國教授,英國利茲三一大學(MIEEE) 陳雷副教授,山東大學 |
· 程序委員會主席 |
Prof. Akash Saxena, Central University of Haryana, India |
· 組織委員會主席 |
岑健教授,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 趙慧民教授,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熊建斌教授,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自動化學院副院長 |
· 組委會成員 |
陳平華,廣東工業(yè)大學 陳榮軍,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王頎,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劉雙印,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 劉軍,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孫為軍,廣東工業(yè)大學 |
· 程序委員會成員 |
高吉祥,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陶銘,東莞理工學院 余愛民,廣東科學技術職業(yè)學院 王越超,廣州城市職業(yè)學院 黃旺華,廣東職業(yè)技術學院 崔得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彭志平,江門職業(yè)技術學院 王昌棟,中山大學 陳俞強,東莞職業(yè)技術學院 崔得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
主講嘉賓(持續(xù)邀請中,歡迎關注?。?/p>
![]() 陳俊龍教授 華南理工大學,歐洲科學院院士 IEEE Fellow,琶洲實驗室副主任 |
![]() 陳敏教授 華南理工大學 IEEE fellow |
![]() 舒磊教授 南京農業(yè)大學 SMIEEE |
![]() 戴青云教授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 |
![]() 王昌棟副教授 中山大學,SMIEEE |
![]() 馬大中教授 東北大學 |
![]() 鄧飛其教授 華南理工大學 |
*嘉賓個人簡介可在官網查看...
論文出版
· EI會議論文投稿
所有的投稿都必須經過2-3位組委會專家審稿,經過嚴格的審稿之后,最終所錄用的論文將以會議論文集形式遞交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SBN: 979-8-3503-8697-4)出版,見刊后由出版社提交至IEEE Xplore收錄,EI Compendex和Scopus檢索。該出版社見刊檢索穩(wěn)定快速!
會議采用在線方式進行投稿,請點擊以下圖標投稿↓
征稿主題
物聯(lián)網 | 自動化 | 人工智能 |
物聯(lián)網電子 物聯(lián)網支持技術 物聯(lián)網網絡 物聯(lián)網應用 物聯(lián)網體系結構 物聯(lián)網平臺 物聯(lián)網 管理 物聯(lián)網隱私與安全 物聯(lián)網性能 物聯(lián)網互動 |
電氣自動化 電路與系統(tǒng) 控制工程 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tǒng) 自動控制與信息技術 電力和能源系統(tǒng)自動化 自動化軟件 計算機集成制造等 |
智能系統(tǒng) 智能優(yōu)化設計 虛擬制造與網絡制造 系統(tǒng)優(yōu)化 人工智能算法 自然語言處理 信號與圖像處理 智能系統(tǒng)架構 混合智能系統(tǒng) 信息檢索與融合 模糊邏輯等 |
包含但不限于以上主題,歡迎相關領域學者投稿!
參會方式
1、作者參會:錄用文章需要派至少一位作者免費參會并進行現(xiàn)場口頭報告;
2、口頭演講:申請口頭報告,時間為15分鐘;
3、海報展示:申請海報展示,A1尺寸,彩色打印,投稿者可免費申請并擇優(yōu)確定最終報告人員;
4、聽眾參會:付費現(xiàn)場參會聽講;
5、摘要參會:需報名摘要投稿后,將終版摘要交給會議秘書,可免費申請口頭演講/海報展示;(摘要錄用通知一經發(fā)出,不設退款?。?/p>
6、報名參會:請點擊以下圖標↓
艾思科藍10周年-學術福利大放送!【免費學】【免費查】【免費用】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