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計算機工程與智能控制學術會議(ICCEIC 2025)將于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廣州舉辦,聚焦計算機工程與智能控制前沿,涵蓋網絡安全、硬件系統(tǒng)、軟件工程、嵌入式創(chuàng)新等多個核心議題及交叉學科研究。ICCEIC 2025將計算機工程和智能控制領域的創(chuàng)新學者和工業(yè)專家聚集到一個共同的論壇上,共享最新科研成果,破解關鍵問題,展望未來發(fā)展。
通過深化交流與合作,力促成果轉化應用,并強化國際間技術合作與人才培養(yǎng),以驅動全球計算機工程與智能控制領域持續(xù)進步。會議熱烈歡迎各界人士投稿原創(chuàng)論文,攜手描繪該領域未來技術發(fā)展藍圖。
IEEE出版,快檢索,高錄用 | 前5屆均已完成EI檢索 | 已開通latex投稿通道(word或者latex可投)
為鼓勵優(yōu)秀青年學者積極參與會議,大會設立評優(yōu)環(huán)節(jié),現(xiàn)場頒發(fā)獎杯及大會證書!
第六屆計算機工程與智能控制學術會議(ICCEIC 2025)
2025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大會官網:www.icceic.org【參會投稿】
時間地點:2025年10月17-19日
大會地點:中國-廣州-戴斯溫德姆酒店
截稿時間:詳見官網
收錄檢索:IEEE Xplore,EI Compendex,Scopus
主辦單位:廣東工業(yè)大學自動化學院、粵港澳離散制造智能化聯(lián)合實驗室
協(xié)辦單位:物聯(lián)網智能信息處理與系統(tǒng)集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東工業(yè)大學)、智能檢測與制造物聯(lián)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東工業(yè)大學)
承辦單位:AEIC學術交流中心
支持單位:廣東省物聯(lián)網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會議組委會】
--大會主席-- | |
謝勝利 教授 IEEE Fellow、廣東工業(yè)大學 |
--程序委員會主席-- | ||
康嘉文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 廣東工業(yè)大學 |
蔡國發(fā)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 廣東工業(yè)大學 |
孫庚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 吉林大學 |
高曉錚 副教授 北京理工大學 |
鄭重 副教授 北京理工大學 |
杜泓陽 助理教授 香港大學 |
--出版主席-- | ||
張維庭 副教授
北京交通大學 |
唐湘云 副教授 中央民族大學 |
張銳晨 博士后 南洋理工大學 |
--組織主席-- | ||
陳辭 教授
廣東工業(yè)大學 |
楊照輝 教授
浙江大學 |
方毅 教授 廣東工業(yè)大學 |
李春國 教授 東南大學 |
杜軍 副研究員
清華大學 |
--宣傳主席-- | ||
方禾教授
福建師范大學 |
張燾 副教授
北京交通大學 |
王嘉誠 博士后
南洋理工大學 |
【主講嘉賓】
![]() |
楊柳青教授,IEEE Fellow 近年來在通信、感知和智能方面的工作得到廣泛認可,在世界頂尖科學家榜單中排名領域前0.5%,是少數(shù)同時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職業(yè)獎(NSF-CAREER)和美國海軍研究局杰出青年學者獎(ONR-YIP)殊榮的學者之一,也是獲評IEEE Fellow 時最年輕的學者之一。榮獲最佳論文獎9項,主持或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及海、陸、空軍各研究局的國家級項目18項。發(fā)表專著6部、書籍章節(jié)4 部、學術期刊論文170余篇,會議論文220余篇,Google Scholar 引用14000余次(h-index 59,i0-index 222)?,F(xiàn)任 IET Communications主編、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執(zhí)行編委,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Vehicles高級編輯等。 |
![]() |
陳俊龍教授,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IEEE Life Fellow 陳俊龍(C. L. Philip Chen),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 Life Fellow, IAPR Fellow, AAAS Fellow,他在國際重要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1200余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文章800余篇,多次獲得最佳論文獎項。截至2025年1月,陳俊龍教授在谷歌學術引用有66000余次,H-指數(shù)121,Web of Science引用55000余次。目前,同時有53篇文章被列在Web of Science 1% 的高引用,其中4篇在0.1%的熱點引用,曾獲IEEE學會頒發(fā)的5次杰出貢獻獎。2018年獲 IEEE系統(tǒng)人機控制論的最高學術獎--IEEE 諾伯特·維納獎(Norbert Wiener Award);2018年到2023年連續(xù)六年獲得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的稱號。2021年,榮獲IEEE Joseph G. Wohl終身成就獎(IEEE Joseph G. Wohl Outstanding Career Award)和2021年度吳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貢獻獎。 |
![]() |
張彥教授,電子科技大學,歐洲科學院院士、挪威皇家科學院院士、IEEE Fellow、IET Fellow 榮獲2024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電氣電子工程學院校友成就獎,2023年IEEE綠色通信與計算技術委員會杰出成就獎,2022年IEEE智能電網通信技術委員會杰出成就獎。獲2024年IEEE車載技術學會Vehicular Electronics最佳論文獎,2023年IEEE工業(yè)信息技術委員會最佳論文獎 ,IEEE通信學會旗艦會議ICC、GLOBECOM 最佳論文獎。2023年CCF區(qū)塊鏈專委會杰出貢獻獎,2022年IEEE通信學會EMEA杰出服務獎,2022年”區(qū)塊鏈60人”賦能中國區(qū)塊鏈創(chuàng)新人物獎。 現(xiàn)任IEEE空天地海通信技術委員會主席,IEEE大數(shù)據(jù)技術委員會副主席,IEEE計算機學會杰出講師。曾任IEEE綠色計算與通信技術委員會主席,IEEE通信學會會士遴選委員會委員,IEEE通信學會杰出講師,IEEE車載技術學會杰出講師,2019年CCF杰出演講者。 |
![]() |
謝勝利教授,廣東工業(yè)大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廣東工業(yè)大學自動化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所長。 長期從事通信、控制、信號處理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信息處理、無線通信與網絡、多媒體傳輸、射頻識別等。 |
![]() |
游昌盛,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助理教授,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14年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學士學位;2018年于香港大學獲博士學位;2018-2021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博士后研究員,2021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學。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反射面賦能通感、近場通信、邊緣計算與邊緣智能等。游博士目前擔任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客座編委,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Gree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等期刊編委;作為共同主席在IEEE ICC、GLOBECOM、PIMRC等國際旗艦會議上牽頭組織了多項專題研討會。已在通信領域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上發(fā)表學術論文70余篇,獲授權美國專利2項;其中5篇論文入選ESI熱點論文,12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谷歌學術引用超過1.6萬次。獲2024年IEEE通信學會亞太地區(qū)最佳青年學者、2023年IEEE通信學會最佳教程論文獎、2021年IEEE通信學會最佳綜述論文獎、2019年IEEE通信學會亞太地區(qū)優(yōu)秀論文獎等、2023年中國航空運輸協(xié)會民航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入選2023年吳文俊人工智能優(yōu)秀青年獎、2023年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中國科協(xié)第八屆“青年人才托舉工程”、2023年斯坦福大學全球2%頂尖科學家終身科學影響力榜單、2023年AI2000最具影響力學者榜單等。 |
更多嘉賓持續(xù)邀請中...
【征稿主題】聚焦計算機工程與智能控制前沿,涵蓋網絡安全、硬件系統(tǒng)、軟件工程、嵌入式創(chuàng)新等多個核心議題及交叉學科研究
Track 1:智能控制與自動化
(控制理論及應用、智能與最優(yōu)控制系統(tǒng)、系統(tǒng)科學與系統(tǒng)工程、系統(tǒng)建模、分析與綜合等)
Track 2:計算機網絡安全
(計算機原理、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tǒng)原理、數(shù)據(jù)結構、C語言程序設計、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等)
Track 3:計算機工程
(先進計算與數(shù)據(jù)處理、體系結構與軟件技術、移動互聯(lián)與通信技術、安全技術、人工智能及識別技術、圖形圖像處理、多媒體技術及應用、開發(fā)研究與工程應用等)
Track 4:軟件工程
(軟件需求、軟件維護、軟件配置管理、軟件工程管理、軟件工程過程、軟件工程模型與方法、軟件質量、軟件工程職業(yè)實踐、軟件工程經濟學等)
Track 5:嵌入式系統(tǒng)
(數(shù)字圖像壓縮、通信協(xié)議及編程、網絡與信息安全、數(shù)字信號處理/處理器、數(shù)字電路、計算機組成原理、嵌入式微處理器的結構與應用等)
Track 6:網絡工程
(高等數(shù)學、線性代數(shù)、概率與統(tǒng)計、離散數(shù)學、電路與電子學、數(shù)字邏輯電路、數(shù)據(jù)結構、編譯原理、操作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等)
Track 7:其他相關主題亦可【點擊】
【論文出版】
ICCEIC 2025所有的投稿都必須經過2-3位組委會專家審稿,經過嚴格的審稿之后,最終所錄用的論文將由IEEE出版社(ISBN: 979-8-3315-5442-2 )出版,收錄進IEEE Xplore數(shù)據(jù)庫,見刊后由期刊社提交至EI Compendex和Scopus檢索。
ICCEIC 2020:EI Indexed Scopus Indexed(會后4.5個月內被EI核心, SCOPUS檢索)
ICCEIC 2021:EI Indexed Scopus Indexed(會后5個月內被EI核心, SCOPUS檢索)
ICCEIC 2022:EI Indexed Scopus Indexed(會后4個月內被EI核心, SCOPUS檢索)
ICCEIC 2023:EI Indexed Scopus Indexed(會后5個月內被EI核心, SCOPUS檢索)
ICCEIC 2024:EI Indexed Scopus Indexed(會后5個月內被EI核心, SCOPUS檢索)
【參會方式】
1.口頭報告:論文一經錄用即可注冊參會報名口頭報告,時間為15分鐘,含問答環(huán)節(jié)。無投稿亦可報名。
2.海報展示:論文一經錄用即可注冊參會、展示海報,海報尺寸為A1豎版(寬*高:594mm*841mm,JPG/PNG格式,模板點擊會議資料下載)。無投稿亦可報名。(注:提交海報至會議郵箱:contact@icceic.org,郵件主題:海報展示+姓名+論文編號+現(xiàn)場參會/線上參會)
3.聽眾參會:無需提交稿件,直接注冊聽眾參會即可
【期刊推薦】
|
《應用科學學報》(ISSN:0255-8297,CN:31-1404/N)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上海大學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的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主要刊登電子與信息科學領域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成果,具體征稿主題包括但不限于:通信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jù)、網絡安全)、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等。期刊被北大核心、中國科技核心、Scopus等數(shù)據(jù)庫收錄。您可在知網(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YYXX/detail)檢索本刊文章。 |
【論文輔導/期刊發(fā)表無憂】涵蓋不同類型多學科論文發(fā)表,為您提供匹配的論文發(fā)表策略和定制保錄服務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