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前10年的成功,ICEMEE在2025年迎來了第11屆。很榮幸地宣布,第十一屆能源材料與環(huán)境工程國際學術會議(ICEMEE 2025) 將于2025年6月13日至15日在中國-青島舉行。會議主要圍繞能源材料與環(huán)境工程等研究領域展開討論。會議旨在為從事能源材料與環(huán)境工程研究的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技術研發(fā)人員提供一個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術,了解學術發(fā)展趨勢,拓寬研究思路,加強學術研究和探討,促進學術成果轉化合作的平臺。大會誠邀國內(nèi)外高校、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企業(yè)界人士及其他相關人員參會交流。
第十一屆能源材料與環(huán)境工程國際學術會議(ICEMEE 2025)
2025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2025年6月13-15日 中國·山東·青島
大會官網(wǎng):www.icemee.net【詳細會議信息】
截稿時間:見官網(wǎng)
出版檢索:Springer-ESE出版,提交EI、Scopus等數(shù)據(jù)庫;
支持單位:河南大學地理科學與工程學部
ICEMEE 2017 Proceedings | ISSN: 1755-1315 | Ei Compendex & Scopus Index
ICEMEE 2018 Proceedings | ISSN: 2267-1242 | Ei Compendex & Scopus Index
ICEMEE 2019 Proceedings | ISSN: 1755-1315 | Ei Compendex & Scopus Index
ICEMEE 2020 Proceedings | ISSN: 1755-1315 | Ei Compendex & Scopus Index
ICEMEE 2021 Proceedings | ISSN: 2267-1242 | Ei Compendex & Scopus Index
ICEMEE 2022 Proceedings | CRC Press / Balkema – Taylor & Francis Group
ICEMEE 2023 Proceedings | ISSN: 2267-1242 | CNKI & Scopus Index
ICEMEE 2024 Proceedings | ISSN: 2267-1242 | CNKI & Scopus Index
2015-2018 | 2019-2022 |
![]() |
![]() |
【大會組委】
大會主席 | |
![]() 陳皓勇 教授,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省高層次人才,IEEE高級會員 |
![]() Abdeltif Amrane 教授 法國雷恩第一大學 |
技術委員會主席 |
||
![]() 王錦成 教授,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市曙光學者 |
![]() Md. Hasanuzaman 副教授 馬來亞大學 |
![]() 劉鵬飛 教授,河南大學 河南省城市規(guī)劃協(xié)會理事 |
組織委員會主席 |
|
![]() 劉宇 教授,東北電力大學 中國科協(xié)大數(shù)據(jù)與科技傳播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
![]() 王洋洋 教授 河南大學 |
出版主席 | |
![]() 宋宏權 教授,河南大學 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與生態(tài)安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
![]() Jeyraj Selvaraj 教授,馬來亞大學 IEEE/IEM 會員 |
出版主席 | ||
![]() George N. Zaimes 教授 希臘塞薩斯德謨克里特大學 |
![]() Xiaosheng Qin 副教授 新加披南陽理工大學 |
![]() 蘇 榮葵 副教授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
【征稿主題】
能源 |
材料 |
環(huán)境工程 |
節(jié)能技術 煤礦工程與技術 能源存儲技術 可再生能源 熱能與動力工程 能源工程與環(huán)境工程 太陽能利用技術 生物質能源 先進核反應堆設計 核能安全與輻射防護 電池技術和材料 智能電網(wǎng) 建筑能效 替代燃料 溫室氣體處理 清潔能源開發(fā) 熱工程與熱力學 傳統(tǒng)能源工程 沼氣和生物質能 海洋能 綠色氫能 能量分析與能量轉移 能源轉換與能源效率 煤礦工程與技術 二氧化碳捕獲利用和封存(CCUS) 混合能源系統(tǒng)
|
材料科學 復合材料 半導體材料 功能材料 智能材料 結構材料 綠色材料 表面工程 電池材料 光學 電子和磁性材料 高分子材料 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 綠色催化化學 增材制造技術 熱防護系統(tǒng) 材料合成與加工工藝 生物基材料技術 材料的物理和結構特性 新功能無機非金屬材料 計算材料科學 超導體 生物材料與生物醫(yī)學工程 動力電池 碳基材料 MEMS傳感器的材料技術 能源材料的合成與制備 |
水資源管理 土壤修復 固體廢物管理 大氣污染防治 氣候變化 廢水排放管理 水質建模 環(huán)境納米技術 地理信息系統(tǒng)、統(tǒng)計和遙感 工業(yè)廢水處理 生態(tài)系統(tǒng)恢復 有害氣體生物過濾 環(huán)境保護材料 廢物處理和回收 噪聲和振動控制 建筑環(huán)境與設備工程 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控制 土木建筑與能源 生物能源的生產(chǎn)和環(huán)境效應 環(huán)境數(shù)字化和智慧技術 可持續(xù)發(fā)展與低碳技術 生態(tài)城市建設 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 環(huán)境生態(tài)學
|
【論文出版】
會議錄用的論文將由Springer-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以會議論文集形式出版,提交EI Compendex(核心)、Scopus等數(shù)據(jù)庫
|
![]() |
【參會方式】
1、作者參會:一篇錄用文章提供一名作者免費參會名額;
2、主講嘉賓:申請主題演講,由組委會審核;
3、口頭演講:申請口頭報告,時間為15分鐘;
4、海報展示:申請海報展示,A1尺寸,統(tǒng)一由組委會打?。?/p>
5、聽眾參會:不投稿僅參會,也可申請演講及展示;
6、企業(yè)贊助:開放展位、展架展示、資料裝袋、宣傳片播放、技術報告等多種企業(yè)參與形式,請詳詢秘書處。
更多學科領域學術會議可進入查看...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