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愛思唯爾 (Elsevier) 重磅發(fā)布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榜單。此榜單以全球權威的引文與索引數據庫Scopus作為中國學者科研成果的統(tǒng)計來源,采用上海軟科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開發(fā)的方法。
愛思唯爾發(fā)布“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不僅致力于系統(tǒng)性地展示中國科研領域的人才分布現(xiàn)狀,而且精準呈現(xiàn)各機構、高校優(yōu)勢學科構成及學術影響力,以及在關鍵技術研究和各重點領域的頂尖人才。
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上榜共計5801人,來自496所高校、企業(yè)及科研機構,覆蓋了教育部10個學科領域、84個一級學科。
<<< 查看完整榜單,獲取“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全榜單 >>>
基礎數據提取使用了進一步優(yōu)化并更新后的愛思唯爾教育部一級學科分類映射(已覆蓋111個學科),使得中國學者的學科歸屬、學科表現(xiàn)等方面的數據更加直觀地、系統(tǒng)性地得到了展現(xiàn);(如:其中工學:37個細分方向,理學:13個細分方向,醫(yī)學、農學:9個細分方向等) 且讓更具中國區(qū)域特色的細分學科領域中有卓越表現(xiàn)的學者進入到大家的視野中。
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采用多種指標,展示了學者的研究成果在學術或科研領域的影響力,幫助學者建立學術聲譽,榜單呈現(xiàn)基于Scopus學者檔案,承載了學者穩(wěn)扎穩(wěn)打的多年學術歷程,可視化的被引用、被提及數據,讓代表高水準選題判斷力的課題內容和學術成果,被細分領域內的圈層以及更廣泛的學術界和相關行業(yè)所認可,為打造獨具辨識度的自身學術聲譽和個人標簽,擴大在學術圈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鋪墊了良好的基礎。榜單反映出的優(yōu)秀選題方向和研究方法,不僅是高校/機構學科實力、學術影響力的重要體現(xiàn)之一,也為吸納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促進與國內外頂尖研究團隊合作,帶來了更多的機會。
2023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所屬機構中,中國科學院擁有最多的高被引學者,共537位。
高校中,共有10所大學的高被引學者數量超過了100位,分別是清華大學(266位)、浙江大學(233位)、北京大學(201位)、上海交通大學(193位)、復旦大學(141位)、華中科技大學(125位)、武漢大學(110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09位)、南京大學(107位)、中山大學(107位)。
入選的學者共分布在84個不同的學科,其中化學學科高被引學者最多,共446位;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臨床醫(yī)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均超過了200位。
中國高被引學者從純論文影響力的角度的遴選學術人才,標準客觀統(tǒng)一,有利于視角多元地看待人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今年也將繼續(xù)被采用為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重要評價指標。
【艾思科藍】一站式科研學術服務平臺,致力于在學術交流、科研服務、科研教育、產學研協(xié)同領域為客戶提供高效解決方案和服務,構建一流的科研學術交流生態(tài)圈。可領域(官方正版授權)iThenticate 查重優(yōu)惠~
【論文輔導一對一】
從選題方向、文獻綜述、研究方法、數據收集與分析、論文寫作與修改等全程輔導,我們擁有48000+全球智庫專家,6000+出版渠道,專注于為大學生、碩博研究生科研人員提供各類科研提升服務,幫助學員全方位提升科研能力。
評論 0